本周一,全球最大的原油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(etf)美国原油基金(uso)宣布放弃其六月份原油期货合约,导致wti原油价格一度暴跌近30%。那么,近期已发生的历史上第一次的负油价是否会重演?老于找到的一些数据显示,情况不容乐观。
首先来看供应端,疫情前全球油气产量大约在将近一亿桶,以沙特、俄罗斯、美国为代表的各产油国经过博弈和协调后,终于达成史上最大的减产协议:今年5月和6月分每日减产近1千万桶,即减产达到近10%;另外协议还约定7月至12月减产每日770万桶,自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美日减产580万桶。调整的基准是2018年10月的产量。
但是疫情对全球能源需求的负面影响远超减产量。老于研究了一些专业机构给出的全球能源需求分析,大多数估计4-5月份全球原油需求量将比正常需求下降20%-30%,远远大于10%的减产量。
雪上加霜的是,全球原油储存的空间已所剩无几。由于部分国家的原油储存能力并未对外公布,老于没能找到全球原油仓储库存量的准确最大值数据。但是据高盛分析,全球原油库存将在2-3周内达到上限。另外越来越多的原油运输船只漂浮在海上,被临时用做浮动的油库。甚至一些输油管线的储存空间都被临时使用。
新的减产协议因为协调的复杂性和关停油井的高额成本,很难在短期内达成。需求复苏也会是一个非常缓慢的过程(w的可能性大于v的可能性),而仓储的爆仓会是下一轮期货交割日无法避免的梦魇。虽然本周四wti原油价格已反弹到17美元左右,但近期再次出现负油价老于认为恐怕是大概率事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