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你心目中,一个好的 logo 需要满足什么条件?
能让人一看就记住?可浓缩代表品牌的价值观?颜值至上或是独特性万岁?
但是,字体设计工作室 oh no type 最近发现,如今科技公司的 logo 变得越来越相似了,这多少违背了从前人们对 logo “要独特,有代表性”的认知。
(图自推特)
从上图看来,无论是“o”上带着电波小曲线的 spotify,还是首字母长得像图钉一般的 pinterest,最后都抛开这些小细节,跟着大队,为自己的 logo 换上了相似的中性无衬线字体。
(instagram 也将原本的花体 logo 改为中性无衬线字体了,图自推特)
在这些看似偶然的现象背后,又是否存在潜在的共同诱因?
信息大爆炸时代里的减法
(图自 omni hotels)
无论是走在街上,或是对着电脑或手机,消费者每天都被大量视觉信息轰炸。在这一片视觉混乱中,冲击力以及清晰性,几乎成为了所有品牌的关键词。
thierry brunfaut 说道,他是 base design 的联合创始人和创意总监,他们曾为潘通、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等进行品牌设计。
在他看来,那些以加粗中性无衬线字体做 logo 的公司,它们都想在茫茫信息流中明确地传达出一个信息:
我们的品牌和服务都非常简单直接又明确。
(图自 giphy)
与此同时,siegel+gale 设计公司的创意总监 howard belk 则认为,大多数公司都在寻找更简洁直接的交互方式,而变成无衬线字体的 logo 只是改变的一部分。
他们想要一致性极高的品牌形象,一套紧密相连的体验、形象和调性。当他们在审视 app、网站或是交互界面的设计时,会尽量将其简化。这样一来,你就会逐渐将 logo 里更独特的细节去掉。
(图自 giphy)
superunion new york 的创意总监 nick clark 觉得,经过 2007 年前的拟物化设计趋势后,消费者都已经跨过了电子交互学习初期,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操作抽象扁平化的交互界面。
这样一来,能够在屏幕相对较小的智能手机上,更快更好地呈现和运行的简化设计自然越来越受欢迎。
科技公司的字体也受到这种(简约)趋势的影响,甚至已经成为毫无悬念的选择了。不过,其实科技行业和其它行业一样,都有自己内部约定俗成的偏好视觉语言,如果不按规则来走也有可能会遭到嫌弃。
越通用,越可靠
来自 moving brands 的 andy harvey 认为,科技公司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均选择重新设计 logo,其实非常正常,因为公司所处的状态,以及 logo所代表的内容已经有所改变。
随着这些公司从小初创公司,成长至更为人熟悉的品牌,他们在 logo 上的改变也是很自然的。你的目标已经从为自己发声和突围而出,变为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可靠的服务选择。
因此,更加中规中矩的中性字体成为了不少公司重新设计时的选择,因为它们给人感觉更可靠和通用,暗指企业的目标受众也从小众变为主流。
用来讲品牌的,从来都不只是 logo
我觉得,现在的另一个趋势是,logo 于定义品牌身份的重要性比过去更小了。如果要我比喻,logo 于品牌的作用就像拱心石于桥,它的确是桥的中心部分,但只有所有东西组合在一起才是完整的一座桥。
siegel+gale 的 belk 说道。
事实上,base design 的 brunfaut 认为,这些公司敢于将公司 logo 改为“没那么特别”的版本,体现了他们对自己公司服务和产品的信心。
这些品牌如今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和文化的一部分,已经不再需要 logo 了,它们甚至已经成为我们的“日常用语”。‘让我 google 一下’,这句话就是最好的例子。随着这些品牌逐渐成为我们语言的一部分,许多品牌反倒开始做自己的字体,来担当品牌在所有平台和设备上的声音。
近年,google、ibm 等公司都发布了自主设计的字体,而且多为开源免费,鼓励用户使用,也是一种变相的品牌宣传。
不过,正如曾设计了 billboard、verizon、美联航等公司 logo 的 michael bierut 所言,人们对 logo 的重要性有点评价过高了。
耐克标志性的“钩” swoosh 也许算得上其中一个最成功的 logo 设计了。但别忘了,最开始的时候,并不是特别满意这个设计的耐克公司只给设计师付了 35 美元的设计费。
人们对这个 swoosh 的感情,更多是对耐克产品的移情。
(图自 youtube)
michael bierut 认为,logo 设计不像跳水比赛这种一次性的竞争,而是像游泳比赛一般看持续表现的游戏。在比赛过程中,消费者对 logo 的看法和品牌的长期表现挂钩。
而且,这些 logo 也会随着时代发展而改变,成为时代印记。nick clark 认为,这几年的科技公司 logo 可能都爱这款了:
我们这段时间看到的可能都是这类风格的了,直到有人站出来,再次打破这一切。而对于未来的颠覆,我非常期待。
题图来自推特